网站首页
|
中心简介
|
站内动态
|
信息咨询
|
电子书刊
|
与我合作
|
联系我们
|
我要留言
|
易经论坛
中国古建筑中的阴阳相和
中国古建筑中的阴阳相和
中国古建筑以刚中有柔,柔中有刚,阴阳合德的和谐美著称于世,这显然也是受到《周易》思想的影响。《周易》在提出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的同时,还强调阴阳两者的“相和”。《周易》一书中大量运用了如“中和”,“中正”,“时中”,“正中”,“行中”,“保合大和”等范畴概念。以此朴素辩证法来审视艺术,就要既有阴柔阳刚美的侧重,还要两者和谐,所以传统艺术唯有含刚蕴柔,寓刚于柔,方算妙品。叶朗先生在谈到《周易》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时,特别强调了阴阳相和的优秀传统,他在《中国美学史大纲》中说: “在西方美学中,崇高和美是对立的。美是内容与形式和谐的统一,崇高则是理性内容压倒和冲破感性形式,中国古典美学的壮美,却并不破坏感性形式的和谐,它仍然是美的一种,是阳刚之美。它和优美(阴柔之美)并不那么绝对对立,也并不互相隔绝。相反,它们常常互相连接,互相渗透,融合成统一的艺术形象。”
由此,我国古代优秀艺术作品的阳刚之象,不仅要雄伟,劲健,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韵味。柔美的形象不仅要秀丽,婉约,也要同时表现出内在的骨力。清刘熙载论书时曾说:“书要兼备阴阳二气”,正是从这一标准来评判的。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亦如此,一些著名建筑实例常常于雄伟壮丽之中包蕴着柔和与秀丽,达到阴阳的兼备与溶和。这一审美特征,与西方古代建筑对阳刚的强调与夸张,对崇高理念的追求,适成对比。
发表时间:
2004/3/6
发表评论
来自:
作者:
浏览次数=1119
上一篇
下一篇
【
关闭窗口
】
在线咨询
|
友情连接
|
与我合作
|
联系我们
|
我要留言
|
意见信箱
|
地址: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31号信箱 联系人:邵相铭 邮编:437000
咨询电话:0715-8342831 业务咨询:0715-8342821 传真:0715-8342821
Email:
sxm31@tom.com
sxm61@tom.com
sxm21@sxmi.com
sxm81@sxmi.com
Copyright ©03-16
邵相铭周易网
All Rights Reserved
鄂ICP备2020022207号
迅捷网络提供支持